新的国家军队标准《军队机关公文格式》(GJB 5100A—2017)(下简称《格式》)经由军委习近平主席签发批准,军委办公厅颁布全军,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制定该标准是为了深入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需要,保证军队各级机关有效履行职能,提高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格式》紧密结合了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实际,总结了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经验,并借鉴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历史继承性及现实指导意义。与2005年10月中央军委颁布施行的公文格式标准相比较,新《格式》要素和编排规则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了与地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对接与融合,体现了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开放性与实用性的特点。对统一全军机关公文格式,满足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新的国军标《格式》修订编制原则 为配合军委办公厅对《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下简称《条例》)的修订工作,军委装备发展部于2017年6月完成并下达了《军队机关公文格式》,《格式》是《条例》的主要支持性技术文件,对统一全军机关公文格式,满足机关工作处理工作的新要求,推动机关出文正规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修订中审慎把握了以下原则: 一是准确把握法规依据。新的《格式》标准编制坚持以《条例》为依据,对《条例》中有关要求所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具体化、规范化,与之紧密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二是借鉴党政机关经验。新的《格式》标准充分借鉴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已有成果,在公文格式要素、用纸版面、排版印制及有关术语等方面,与国家标准保持了协调一致。 三是保持军队固有特色。考虑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特殊性,在充分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接轨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军队机关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特定格式类型等,充分体现科学性、严肃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四是注重规范实用便捷。采用文字说明、表和图样实例相结合的方式,使标准明确具体、方便使用。公文格式设计适应现代化办公需要,便于计算机排版。 二、增删部分格式要素和特定格式的版式 根据军队建设的实际需要,也考虑融合国家标准和军队机关处理公文的实际需要,新增加了一些格式要素和特定格式版式。同时,删除了少数部分格式要素,新《格式》增加了部分格式要素,使公文格式与文面更加协调一致和实用美观。 (一)增加的格式要素 一是增加了“紧急程度”要素。主要考虑与党政机关公文要素保持一致,格式要素更加全面,便于公文处理工作。 二是增加两种特定格式。新增“信函格式”和“命令格式”为公文特定格式,目的是对接党政机关公文,满足了实际工作需要。 三是增加了呈批件首页版式。呈批件属于机关内部文书,在军队各级机关广泛使用,但格式样式繁多,要素不够统一、规范。增加和规范呈批件首页版式后,便于使用和管理。 四是增加了印制二维码。为加强军队公文管理和保密工作,需要印制二维码。印制在版记下方右侧(与版记空开3mm,与版心右边缘空开5mm),条码宽不大于50mm。高大于10mm,小于25mm。 (二)删除的格式要素 一是删除了“请示”“报告”文种格式中“已阅人”格式要素。主要是考虑标注了“签发人”已体现了对公文内容负责的主体,同时使公文处理更加便捷,同时体现了军用公文的特色。 二是删除了版记格式中的“主题词”要素。主要考虑是主题词标引比较繁琐,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公文信息化管理和高效便捷使用。 三、重新规范和调整了相关格式要素编排 新的《格式》对公文纸型、要素编排、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了重新规范,主要考虑这样符合国家标准,也便于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实践。 (一)重新规定了公文用纸规格。公文用纸幅面尺寸统一为A4型纸,采用国际标准,与党政公文用纸规格一致。不再使用16开型纸,主要考虑该纸型的公文不便存档和管理。 (二)重新规范了少数格式要素名称。公文的“眉首”改称为“版头”,出文的“发文机关标识”改称“发文机关标志”“发文(传达)说明”改称“附注”,出文格式中的“反线”改称“分隔线”。 (三)重新规范了发文机关标志。发文机关标志不再区分文种标识、固定标识,改为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四)重新调整了发文机关标志位置。发文机关标志上边缘到版心的距离不再区分上行文、下行文,统一为35mm。调整后可以统一平行文、下行文和上行文首页的格式 ,不再需要两种版头的用纸。 (五)重新统一规范了份号、密级、紧急程度格式要素的编排位置。将份号、密级、紧急程度格式要素统一编排在公文首页左上角,主要是考虑有两点:一是与党政机关公文标注位置一致,二是为领导批示留出更充裕的空间,更加方便公文的处理。 (六)重新调整少数格式要素字体字号。“份号”由仿宋体字改为黑体字,“签发人”姓名由仿宋体改为楷体字,“版记”内容由3号仿宋体字改用4号仿宋字,“页码”由白体字改用4号宋体字等。 (七)重新规定了少数要素的编排位置。规定份号、密级、紧急程度统一编排在公文首页左上角,如三者均存在,按照份号、密级、紧急程度的顺序,由上到下分行依次排列。主要考虑是为了统一,原来军用公文的密级在右上角,这次规定移至左上角,与党政机关公文的密级标注位置保持一致。同时也考虑为领导批示留出更多空间,更加方便公文处理。 (八)扩充规定了特定格式内容。原特定格式中的会议纪要、代拟稿格式予以保留,并以“纪要格式”代替了“会议纪要格式”。根据工作需要,将“信函格式”和“命令格式”增加为特定格式。 (九)重新规范了印章颜色。“首长签名章”格式由蓝色改为红色,主要考虑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接轨。 (十)重新规范了成文日期书写。“成文日期”格式由用汉字书写改用阿拉伯数字书写。这样调整,既符合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又与党政机关做法一致,便于机关人员录入操作。 (十一)重新规范了版记中分隔线的粗细。版记中三条与版心同宽的分隔线规范为第一条、第三条为粗线,厚度为0.35mm,中间一条为细线,厚度为0.25mm。版记部分格式标识位置不变,规范后,使版记部分格式要素的编排更醒目、美观。 新《格式》吸收了军队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客观反映了新形势下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内容要素以及编排规范、科学、实用,特点明显,符合军改要求,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科技强军的非常举措和有力抓手。新《格式》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建设发展的期待,保证军队各级机关有效履行职能,更好地为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服务,具有重要作用。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新《格式》,落实习主席系列建军思想,是当前军队各级机关的重要任务,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践行、高质量落实新《格式》。 (作者单位:北京武警特警学院 作者:李 纯 来源: 应用写作杂志社) " w# c! g5 m8 i
+ r# k1 B1 i: K- r4 Y
t7 P% w5 Y( E( m5 F" T6 P( M4 `1 _8 f p( z7 _: N i, _9 J
8 |$ O; K; e0 I
; K* Y) N/ T" l# @5 ?# v! x8 Q: ?4 Q+ o4 q' _: |( N0 h; `( z( b/ K
$ h0 l; F7 b" W; E+ K! d6 R: T
& ` ]2 X: L) `: ^$ M; ^& a, Q( {
% a% [$ x1 s8 Y0 ]) o8 U3 p; Q3 f* T# v7 F+ E& Z
& g# p6 f2 i5 U4 `+ W) L! d" v7 h( h4 \ i5 u; O5 h
5 m# k! W; m& K1 I' X8 e4 B7 ~* O: A
. D% b- g: C8 y: s6 g$ d9 t3 c4 K* p9 {0 T
" x: P) m* N: j6 Y+ d2 W
+ C0 Z7 n* B$ ?: R6 S5 [1 }+ P$ A( J
6 B8 @& G7 ~- [& k3 G7 K- O" } D: Q+ g- t! M3 ?4 [2 S' W) S" q j
3 o0 u6 A8 X" \- Z2 o1 o1 Z. ], p2 u' P7 I
8 U6 `% t! E- \3 t. A( I$ Z4 D8 i; q7 K
6 h. ]( J5 ^* T
+ _: ~& w/ K5 z. c& ?/ @0 X: a7 L E' f0 i6 R7 D
9 k" i' {/ l, V: Z) U! ]5 X0 y2 I; f% P' w
# `9 u0 ?5 U! l( F
- W2 B: O4 _5 z6 N
: X$ L! |1 h# n$ p. N8 e
: h: E- a! @, t# i5 V' t7 h2 `. P; P) ]5 @
1 o1 S8 |& } f5 x* R/ C
+ m) F, g9 W# L) n
0 v8 p# C) r: T3 A( q
5 {0 r& c( s9 h# t
_/ x4 @" |4 n% d3 `* `$ ?2 r
% c L9 I9 M; J, e, f+ n# q
) b2 g$ }, i0 @
+ D& @- q$ s$ |* T* h$ u% K+ v* Z( N8 @9 D- v$ D
4 x" O! H" ^# _# m% R! Z+ \
7 \6 x6 A; A$ J6 a
1 Y: {) W8 H7 @0 E
5 J: }- V5 n7 B0 t
3 l; h r3 a: T7 ^
! x( a* M" k6 ]9 O8 C; g7 ~% L, S' B/ W( Q9 Y# T) @* G
& s4 N) a& z2 D- E8 R1 p
, d: q& o0 r5 o7 B7 S3 X) K" O( T- w8 @ ~' k1 \6 U
0 K: Y7 A9 ]9 N0 O& J
; ?7 _, }' |) R
) ^) _0 e& U2 U3 H0 n) X& j2 G$ x0 z5 `$ e. V3 S8 D" m! v' F' h
2 B! e/ b& i1 D% V* v' F
" _: ^& W# m9 }. u8 W
( c; B( T8 Q# o. b0 w5 i6 F4 O$ y0 W
0 }$ }% z' D# Y. j: F6 `, r0 J8 w8 K6 b$ ?' R
5 q0 B4 V0 x& ~- g( I4 O) \- R
5 a1 t! K6 c2 Q6 e' @0 u l; X: S( c* Z) N3 d) l9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