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F. {# @. U* r/ r
文秘工作是秘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手段和喉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党委、政府的多数工作是靠文字材料来上传下达的,如上下行文、会议讲话以及领导者个人署名的调查报告、理论文章等。这些文字性的东西一旦向社会公开,就是地方政策,就是工作决策,不仅代表了党委、政府的形象,而且反映了党政领导的水平,更体现了文秘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因此,就这个角度讲,文秘工作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来说,意义尤为重要。那么,文秘工作者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做得好、做到位呢?我的体会是“勤思考、善把握、谋创新”。
$ Y: O1 c t) D- n4 K& _9 B$ q/ X 一、勤思考。就是要勤于思考。党委、政府所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全局的问题、实际的问题、重大的问题。做为文秘工作者,就是要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问题不断的进行思考。5 r g+ Y+ U" T6 V0 U9 m( l+ ]
一是要思考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不仅要思考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和走势,而且要思考国家大政方针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潜在利益,还要思考全国、全省以及本市、县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例如,要思考全球经济形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地发展的影响,地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等。思考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站得高、看得远、胸怀全局,不但有利于在具体材料的起草中体现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而且有利于从大的方面把握和谋划本地发展的思路,为党委、政府制定地方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k3 ~# s/ C/ u3 K 二是要思考党委政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问题,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与农业特色化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三个文明”协调发展问题,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问题,生产安全与社会稳定问题等等。思考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了解的更深入、更透彻,不仅有利于我们起草文字材料时对各种素材进行游刃有余的取舍,而且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准确把握和深入剖析,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x6 ]5 O5 @8 X( B" {6 `
三是要思考阶段性中心工作和突发性问题。回顾近年来的工作,阶段性中心工作和突发性问题还不少,如“三讲”教育、“三个代表”学教、党员先进性教育、农村税费改革以及“非典”防治等。对这些工作也要深入思考,由于这些工作大都是某一时期内的中心工作或主要矛盾,因此,对党委、政府的文秘工作者而言,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认真思考,那么就无法完成领导安排的相关文字材料任务 P* c6 {8 M4 g, q) e! M
二、善把握。就是要善于把握。文秘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不了解党委工作意图,不把握领导所思所想,就失去了工作方向,就是隔靴搔痒。因此,要做好文秘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党委、政府或领导人的工作意图、思路和脉搏,这样才能找准兴奋点,不仅材料写起来轻松、快捷,而且领导满意帐好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善把握”呢?,
3 T4 T1 f) ?4 v# }2 s8 t 一是要和领导多联系、多交流。要把握领导的工作意图、思路和脉搏,必须和领导多联系、多交流,交流才能沟通,沟通才好把握。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讨论材料时交流,也可以在陪同领导下乡调研时交流,还可以通过领导的一言一行来体会。要善于在交流时及时捕捉领导的思想火花、准确领会领导的工作意图、科学延伸领导的发展思路。当然,做为普通文秘工作者,做到这一点实非易事,特别是主要领导,由于工作忙、事情杂,要做到多联系、多交流谈何容易?9 m$ a$ s: n% L" W/ K/ ^1 L
二是要认真研究领导的报告、讲话、署名文章。要认真阅读和研究领导在各种会议上的报告、讲话以及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署名文章,对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讲话进行横向对比、纵向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基本上可以看出领导在思想轨迹上、工作思路上的发展和变化,发现领导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可以使我们从中体会出领导的思想脉搏,把握准领导的工作意图。
4 l% B; b' J0 o4 ^" p/ z& } 三、谋创新。就是要谋求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文秘工作的灵魂。
" o" S. e& z0 b( b1 ?7 L 一是要在理论上谋创新。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理论的创新就没有行动的创新。真正的文秘工作者不是因为爱写材料而写材料,而是为了把文字材料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转化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生产力。而这也正是文秘工作的终极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谋求理论创新,这样才能赋予文字材料以灵魂般的生命力,最终发挥政策威力,产生社会效力。
8 n: _0 H( F- r2 V N 二是要在思路上谋创新。要写好一篇材料,不仅需要创新理论,而且需要创新思路。要通过认真读题来定“调子”,也就是准确理解和把握主题;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拆题分解,即所谓的“搭架子”、立提纲,这个过程也正是在思路上谋求创新的过程。当然,思路创新的前提,是领导所安排题目的内容本身就有创新的成分8 l/ Z; P) O6 z ] x9 g% s+ u
三是要在语言表述上谋创新。材料上的创新,集中表现为语言表述上的与时俱进。要认真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最新文件,如十六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通过学习和研究,把新名词、新提法化解到我们的材料中来;要研究领导的讲话风格,因地制宜地创新句式,等等。这些也许属于文字技巧,但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实用。7 Q, z( l& P& v, u, }. c- m2 Q
, M' k1 k( i/ }1 Y4 D3 X6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