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耿开讲时间:从“要我写”到“我要写”(一)
; X9 y1 E: E* r( t0 k/ F点击播放录音:
4 k) m6 ]" [2 S- N! D' K; M) `) O# s+ n K! L4 V! e7 u
学员朋友们:
3 M' u% m& \6 A0 p s! l 大家好!我是长安老耿。今天,老耿开讲了。在我开讲之前,首先,祝贺我们 老秘网华丽转身!祝福朋友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早日登堂入室,笔下生花!3 z; a, s$ |: v! o# H1 k7 m3 Z, I
3 Z+ l( V1 L2 w# u: t6 p
老秘网 给天南海北的我们提供了这个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分享公文写作心得的平台。也正是这个平台,使得我和大家虽未谋面,但神交已久,可以说是老朋友了。那么,今天,老耿开讲,和朋友们分享交流些什么呢?2 |2 Y6 A* F9 m2 W
4 B0 }. k, H+ n
我今天开讲的讲稿,写稿子只用了4天时间,而讲稿主题、内容、结构的酝酿却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虽然,我不是第一次讲课(我第一次讲课,大概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企业职工“双补”----对文革期间的初中、高中毕业生重新“补课”并颁发毕业证。)但是,我把每次讲课,都当是“第一次”。因为我要对得起我的朋友们。& R. K; J7 Q* n" Z' \8 t- `
% t2 ?+ v2 I# H O6 n: p F0 a5 B 大约个把月前,老猫和闪客约我讲讲课。我向他俩请教,讲什么?他们说:讲讲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他俩说的是对的,我原本也有这个打算。但是,近一段时间来,通过和大家在群里聊天,看了朋友们在老秘网上我的文章后的回复,大致了解了咱们学员的情况后,我有了新的想法。+ v) q" n4 u% v
- m% Q' q! P7 @# _ 咱们学员朋友,有三个特点:
/ H" l, d; Y' D$ G2 m9 a; B
6 ~0 a, H2 a3 ?3 i6 a; x 第一个特点,新人多,老人少。新人里边,“两新”新人,有“一新”新人。所谓“两新”,指的是新参加工作,新接触文秘或公文;所谓“一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些人参加工作有几年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新接触文秘公文工作。另一种是,有些人搞文秘、公文好几年了,有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但调换了新的工作岗位。* V( Y! L: W6 I* m
2 F, v a ^6 l8 T3 U
第二个特点,重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的多,重视工作本身的少。有些人对本职工作、单位工作不甚熟悉或了解不深。有些人甚至不喜欢所从事的工作。我曾解释过“公文”这个词语,什么是“公文”?“公文”就是“公”字和“文”字。“公”者,公事,办公,工作;“文”者,文书,公事的文字载体。有些朋友重视“文”,但是不重视“公”。. V, r4 b% N% x7 F# V& V! }7 x" u
9 c5 m! B! q: \* K+ Y9 I3 n; g# ~ 第三个特点,有些人对于文秘或考说笔杆子这个职业、写公文这项工作,在理念上、认识上,还有一些值得探讨之处。特别是不少朋友对从事秘书、笔杆子这个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迷茫。% y- n- A2 \; m! G5 X- h" z
8 ]9 F* g8 d* z O, D
我想起大诗人陆游,他曾经写过一首名为《示子遹》的诗,教导儿子怎样学诗。他在诗的最后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可见,陆游认为,学诗,“诗外功夫”此“诗内功夫”更重要。如果说,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是“诗内功夫”的话,那么,“诗外功夫”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诗外功夫”此“诗内功夫”更重要呢?
. L! k+ J5 {* |- Z7 y V
' L7 k7 `9 _; i* L5 o$ l 另外,现在,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这类教材、课程很多,老秘网的《写作教程》、《YY讲座》,讲得大都是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学员们可以通过学习这类教材、课程、讲座,在“诗内”去下功夫,而公文写作的“诗外功夫”,又该怎样获得呢?
5 g. T8 X! n$ I+ D
1 ~0 [# U% N3 V# d0 [. ^ 以上这些问题,我在今后的授课中都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一解答。
0 i+ F7 A% Y+ R9 b4 c/ A, T4 K% f+ L2 E2 I7 B) v* O
我的教学理念是:以学员遇到问题为向导,以提高学员的两个能力即工作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中心,为学员“私人定制”,鱼渔兼授,既讲公文写作的理念、理论,又讲公文写作的知识和技能,兼顾“诗内”、“诗外”。也就是说,力争达到:没有多少基础的,不觉得深,学有所得,在工作中用得上;有一定基础的,不觉得浅,觉得老耿讲的还有几分道理,起码尚可商榷。
) s- _: ?% a2 v$ Q. ]- X
) O* {- R+ T0 w" D* a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讲课也一样,不能下车伊始,就哇哩哇啦,不看对象,乱讲一通。因此,就这节课来说,主要是,针对学员朋友们的实际,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讲一讲如何尽快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这第一节课,就算是我的开讲动员吧。
6 o% b# D. p9 z x Z% Z* s9 J2 |# @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先做个自我介绍。: O" W* n" L6 H T# ^
) o4 q) X9 R. |; C2 l# O
闪客曾经在一篇文章这样介绍我:长安老耿,神秘公文写作实战家。现在,我就把这“神秘”的面纱揭开。“长安老耿”,是我的网名。我的新浪博客、微博,老秘网的个人空间都起名叫“长安老耿”。我是50年代生人,下过乡当过知青,在工厂当过工人,现在一个副省级城市政府部门工作。从事过文秘、劳资人事、生产调度、车间主任、工会、宣传、组织、干部等工作。我发现,我的近40年的职业生涯,除了下乡、做工之外,摇笔杆子也就是写公文材料,几乎成了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式。0 T. T; M4 A( V: p* e
# l; n& B' Q- y4 }& \9 Y4 w
好,现在就说一说,我是怎样走上写公文的道路的。
( w* G2 H6 @, U$ ^3 V
2 T1 a8 n0 _7 A' k5 R8 m: y, I: X% X# Y& L, {9 B, n/ r" }
当年,除了提倡“干一行,爱一行”,还提倡“学一行,钻一行”。这样,我干上这一行,后来在工作学习钻研中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一行。, v& x) d% {6 i
: [. {& E7 y$ G4 k( S- n长安老耿提示:6 y1 E- w' M0 [/ x
9 ?: o+ C9 ^& \' n' m! S% @1.我为什么要在开篇时特意提到本讲稿的酝酿过程?& ]/ `( R! E4 i7 m; ?
2.你怎样看待学员们的三个特点?
7 G; P, ~' h! A- Y2 U3 f3 E3.你怎样看我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有什么好的建议?
, c, C5 q: X) V3 N. u4.你是怎样走上写公文的道路的?, ]% T; `" w4 `$ B! ]0 E
5.你喜欢你的工作吗?你是“要我写”还是“我要写”? ? M6 g2 m! M( m9 j, J% S; O8 R3 z
' O8 R; s r8 @8 l9 B1 j; A
2014.5. 9于长安茅庐& I5 E$ I* f+ t. H% L' E) r" Y9 y$ R
- S7 C) C9 A! @4 e4 E) [. c
+ X7 R, E& p; ]: X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