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机关工作,所要写的文稿种类很多。我这里所揣摩的写法,主要是针对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综合讲话稿、专题讲话稿、调研报告等大稿的,对于信息稿也可参阅。(2016年10月ps:拙作《机关文稿写作入门》已正式出版,委托老秘网淘宝店代售(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c.w4004-14357454022.2.K0ErSk&id=540554206832),欢迎订阅。)
8 D; d. }5 ^2 J4 l6 _+ J; o/ p" w; v" Y0 p! y
1、找准定位/ |" K, p! Z6 Z' W$ Y! k B5 D
! a& v$ v/ U M& T. x% t, `7 X
起草一个文稿,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写什么,也就是明确主题,明确目标。主题对了,目标明确,文稿就写对了,就可得60分。写对是第一位的,首要的。这好比要完成一项工作,就必须明确目标,起草文稿也不例外。如何写对,在方法上就是要找准文稿的写作定位。可用“三景”定位法来找准写作定位。即用几何学的立体坐标来进行定位,它的三根轴线是:愿景、背景、场景,三景的交汇之点就是文稿的写作定位。 ! c' P J& @1 i( W. u" |) W/ r
" R9 r0 @) g, a" l; N
愿景:这篇文稿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一愿景(目的)往往体现在文稿的标题上,如无实质内容标题的文稿,则体现在文稿的导语中。例:文稿标题为“全力帮扶企业是当前‘保增长’的当务之急”。这一标题里,愿景(目的)就相当明确,本文所要阐述的是当前经济要实现“保增长”,当务之急是帮扶企业度过“冬天”。3 X3 W3 ^! s+ \( `
0 \9 G0 i4 S( B4 L G* l( h" [ 背景:文稿起草的时代背景,也可以说是所处的形势。以上题为例,背景是在2008年起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运行下行严重,企业普遍感到困难压力很大。文稿起草的背景材料主要有三类:一是纵向的,即上下级部门的材料;二是横向的,即同级部门的材料;三是同一会议、同一问题的相关材料,能找到此类材料,参考价值最大。' u$ g; Y- a2 k- x0 ?* R
9 v; N2 Q+ Q& i7 Q( l% m 场景:就是文稿具体用在哪一场合。是报刊上发表,还是会议上使用。在会议上使用,又分是主讲稿,还是发言稿,发言稿又分是交流发言还是表态发言等。不同的场景,也要写不同的文稿,包括长短、语气等,所谓到哪山唱哪歌。起草文稿之前,必须将此“三景”搞明白,在三维空间中找到坐标上的一个结合点,才能动笔,这就是文稿起草前的具体定位。这一点不可小视,否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就得零分。兴冲冲写好,一声牛头不对马嘴,岂不冤哉。/ D6 {5 E' c; p! _
( w6 a# L v6 A7 ] }
2、贵有主线
2 k9 I8 A/ ^( F. I
. E/ h% ]4 W) s) L; b/ D 写文稿一定要思路清晰。什么叫思路清晰?就是文稿从导语开始,到几页、十几页,甚至洋洋洒洒几十页正文,到结尾,让人读了,听了,就像走在一条大路上,从起点到终点,中间经过哪些站,很清晰。短文还是长文,短途还是长途,道理是一样的。文稿叫思路,旅行叫线路。文稿的思路清晰来自于主线清晰,因此,写文稿一定要有主线。
5 J: ?4 ~0 C: g9 y* O8 J6 v5 a' c9 K/ v* h, `
机关文稿从文章种类上看,是议论文,都是要讲清一个道理,并加以贯彻落实,因此主线从开头到结尾是直线型的,切忌绕弯子,多线条,叠线条。一根主线贯穿全文,一气呵成,浅见易懂。主线要区别于主题。主题定位,主线定调。主题讲的是总目标,主线讲的是实现主题的其中一条途径。如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会议上的发言,主题显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言者的主线就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和会议的要求来确定了,分管服务业的领导就可以“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途径”为发言稿的主线,干工业的可以“当务之急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等。主线明确,全文就环环相扣,不打横炮,条理清楚,便于执行。
5 p9 _6 ~+ G. Q7 p, r
0 P# B; W+ p7 ~ 好的文稿还有一条精神层面的主线,让听者、读者能够强烈感受。例《加快我老秘网市服务业发展》,那么主题就是发展服务业,主线是什么呢?一条是明的,如上所述,可以是具体的服务业子行业(商贸、旅游)等。另一条是隐的,精神层面的,是文稿的神韵所在,举例中就是“加快”二字,要用“加快”二字贯串全文。一般地说,在写现状时要提出我老秘网市服务业的不足,所以要加快;在分析形势和任务时,要表明发达地区的先进和转型升级的要求,所以要加快;在讲措施时,要在服务业子行业、项目建设、资源配置诸方面,强调切实要加快。一明一隐两条主线,文稿中都清晰,定是上等文稿。9 x* e# U; Q3 Z5 g( v5 V
( B/ X* K+ d% s& M; \" O7 ?( y 3、自圆其说
- G, X2 ] @9 w# V1 x1 c9 D* l( ?5 H9 N% Z/ b" q1 W* i/ n
文章必须是圆的。所谓圆的,一是指必须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机关文稿一般由三大部分构成,即现状(包括成效和问题)——形势分析(包括判断、目标)——措施。措施采取以后,就取得新的成就和产生新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一个系统。机关文稿不同于毕业论文、老师讲稿。毕业论文和老师讲稿一般侧重于分析,把现状、问题、理论根源分析得很透,而到措施往往是一个小尾巴。机关文稿与之相反,现状、问题可以简略,理论依据可以少谈,但措施必须很实,写得很到位。因为机关文稿,由领导讲好后,是要落实下去的,能够落实下去的,就是措施,而不是分析。写机关文稿,切忌提出问题后,没有措施。二是文稿中的观点必须一致,不能自相矛盾。比如说某市工业发展总体不够快,但其中电梯行业发展很快,那么在摆成效时,可以把电梯行业的快写出来,如产值年增速达到40%以上等,但必须补一句,总体不快,如全市工业产值增速只有百分之几。一篇文稿中自己要圆得通。写文章要做到四自:自圆其说,自说自话,自我批评,自我欣赏。三是大圆套小圆,段段圆。一篇文稿有几大部分,每一部分、每一段落,都要说得圆。3 _- Z. D; l* ?; Y. ~9 h- R
* v" g; u+ D P+ ? [ 机关文稿主要就是陈述以下四大问题,形成一个循环的系统,也就是一个圆。成效—问题—举措—目标任务—成效—问题……,循环往复。
0 z- B! j/ }; K9 I
( J S( X# M; a& [; B) N4 V! P4、亮点如星
9 Q: Q8 I# ?' L* Z0 Z" a3 Q" s6 F
6 [+ M* C$ v! @' { 一篇讲话,或总结思路等,必须有亮点,至少有一个亮点,但也不可太多。前年,我去宁夏,走进腾格里沙漠,深入一公里,前后左右都是茫茫黄沙,但有一种小树很显眼,有的一尺高,有的几丈高,开着红色小花,稀稀疏疏,散布在沙漠里,象沙漠里的星星。试想,沙漠中跋涉的人,偶尔看到这一生命,是何等的惊喜,精神肯定为之一振。我问这树名,当地人说,叫“沙漠姑娘”。这使我猛然想到,一篇长长的机关文稿里,就要有这样的“星星”,面对稿子,使人有仰望天空欣赏星星之感。
/ B9 H7 W n4 @2 }* q' N3 b怎么样找到“星星”呢?一是对某一情况比常人深挖一步。如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大家都能讲到光伏、LED、风能等,但如果对其中一项,如光伏,深挖一步,就成亮点。全国、全球光伏产业的情况,本地光伏产业的情况,要讲到项目,再深一步讲到主要产品,讲到土地、资本、电力、人才等要素供给,再跳出来,讲到竞争,这就能成为亮点。二是讲常人未能讲,或者领导没想到的。比如农民工紧缺,讲讲刘易斯拐点,就有一定新意。三是从另一角度看问题。从约定俗成的、习惯的思维方式中跳出来,换一角度看问题,就会有新东西,所谓异曲同工之妙。
; w/ P Z& r9 e3 E0 w: } o) z) n6 d, e" ?/ i
5、分析得当( B( O$ E) S5 [
9 E4 P5 a1 J0 K& y4 o 机关文稿有分析,这些分析必须是正确的、真实的、中肯的。因此,要做到“三有”:有时空、有数据、有对比。
0 g/ Q6 u4 Z c0 G3 T2 c& g% ^有时空:是哪一年,哪个月份,是一个时间点(如截至年底)还是一个时间跨度(如“十一五”期间),这些都必须写清楚,不能有歧义。
2 m' U9 b/ `) A' s' j& k2 B+ R; U1 {$ r q; x T7 a5 L& Y; q
有数据:分析要用数据说话,现在不仅是经济文稿,就是党的建设、社会民生、社会管理等文稿,也要数据说话。数据使人一目了然,数据放在那里,大家都会看。一篇机关文稿在分析时,如果没有数据,那是不可想象的,就等于没有分析。% H$ H1 X: p8 R- f4 b% e8 `: ^
有对比:要与过去、周边进行对比,纵向比、横向比,就知道所处的位置了,这是分析中常用的方法。6 A0 g, Q9 v: _, ~2 s5 G4 M
掌握了这“三有”,分析也就能把握度了,即使起先主观上有些偏差,也会在“三有”分析中实现纠偏。
8 B0 t; ]* U" o- G% \) P- q$ F ) `; B0 R, h1 T0 m7 @7 b
6、标题精神* m* a% ^3 H7 z: U. g( W. X9 x1 l
& i1 t1 T- \. `1 Z- [ 标题好比眼睛,对文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无论大标题还是小标题,都要认真提炼,使人读起来有精神。首先用词要明朗,不能含糊其辞。如《关于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这是一个调研报告的题目,很明确。小标题也是这样,清晰明朗,如“近期发展目标”。其次用词要准确,不能言过其实。如“快速”发展,“较快”发展,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词。三是用词要朴实,不能虚饰浮华。机关文稿的标题与新闻稿的标题不同,前者讲究朴实到位,后者强调抓眼球。初学者以前较多接受电视、报纸的感染,以为要标新立异,这恰恰不是机关文稿的标题所要求的。此外,标题不能因为追求整齐,以至因词害意,有时一排小标题,多一字少一字也是可以的。写文稿的人都有感受,比如用一“加”字,写加快、加速、加强等三、四个好写,五、六个就难了,可以适当变一变。四是用词要合适,不能只顾自己偏好。标题的选择,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偏好,有的喜欢长一点,有的喜欢短一点,有的喜欢用七个字,打油诗一般,有的喜欢文绉绉,看起来有深度,不一而足。所以,大小标题的选择,还要针对不同的领导选择适合其的特点,不能以自己的偏好来写标题。领导审文稿,首先看标题,标题通过了才看下文,所以标题其实是第一关。6 J! w1 K) t- U3 N# H3 X
# N( J5 R( {, v5 R( N! x3 V, T 7、段段分层
2 _ H% h# s6 o5 ~5 |
/ g9 Z9 u O/ J 当你还不能将你的文章划分为明晰的层次时,
7 p" ]. Y0 w4 f4 D. y" H- C
& |# H( Z" P! l" J[为文智典]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也就是接着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个报告后来被称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一报告是由于光远组织起草的。1978年12月2日,于光远接到任务,到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讲话,起草时间总共10天,时间相当紧,任务又是极其繁重。期间邓小平与起草人员作了三次谈话,都是有新的思想和要求。猜想稿子是二天一改。12月2日邓小平亲自拟好一个讲话稿提纲,共三页纸,一共列出了七个问题:一、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二、发扬民主,加强法制;三、向后看是为的向前看;四、克服官僚主义、人浮于事;五、允许一部分好起来;六、加强责任制,搞几定;七、新的问题。在提纲的最前面,还写了“对会议的评价”几个字。加在一起,就是八个问题。起草组最后拟定了四个问题,并获得通过: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三、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可见起草人对邓小平提纲的研讨与把握是极其深刻和精准的,既不生搬硬套,更能综合升华。
2 a1 |; U- Z }$ l7 z. ]% i4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