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 z" D) K) _; o& Q+ X6 G1、 简明扼要,抓住材料的主旨 # q9 x4 Z, n( L# L: M
2、 从小切入,切忌假、大、空
$ s1 _, \, h$ o/ f$ w: V7 N3、 长短合适,最好不要加副标题
. B! C0 L, o+ u3 V1 i+ z$ {8 a, X 比较好的题目[例]“处处留意皆民生”、“圆城市低收入家庭安居梦”、 治理网吧既要治“吧”也要治“网”、 “献礼工程”当休矣、网上扫黄要建立长效机制。 % v0 s5 @. [" B( v
比较差的题目[例]“加快县域经济创新步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0 B" D8 w: y* A# R* M[正文]
/ j3 b* F# X: t: \- I5 ^$ a8 P8 M# l( t# Z: C/ w1 B
★开头方法: 开篇点题,陈述现象、阐明危害和解决好的意义
# p' Q! e* e( U* L3 }8 K+ P% A0 [( j7 v1 t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问题日渐凸现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说问题时最好用分号间隔)
" H. J M$ B% C( E: f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反响,如果该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和妥善地解决,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进而影响到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套话要因情况而定)9 F' p' E _$ \7 ~! H4 F" J$ g
文章第二部分& Q5 B" H; @" j$ }
★第二段主要叙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般从材料给出的现象从中分析就能得出结论,下面就近期热点问题为例加以说明,不外乎根据材料从以下角度进行展开分析2 E3 P* a! [! Q7 g; L, p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 q V& H X* O4 s首先,政策体制不完善,。。(结合材料)
& `- N6 B: U: O* m其次,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不够,。。(结合材料)! l' S7 U( V. O6 {
再次,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结合材料)# x) o2 y8 f( H, i& [+ R, c
最后,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结合材料)3 z! i% j1 m7 M
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特殊性和群众必需性,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以药养医,药厂和医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医疗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医疗服务市场化,利益驱动;医风医德有待提高;群众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欠发达,投入不够,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缺少专业人才,缺少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7 z, Y6 ]/ Y6 W; ^; k, V4 l% J7 @
7 R5 H0 x" Q# L7 S1 q* {& H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城乡二元化的历史原因;农民与城镇居民待遇不同;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覆盖到农民;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三难为题在农村体现尤为突出;农民工流动频繁,职业不稳定,收入相对较低,文化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高;农村公共服务缺乏,农业受气候影响极大,收益难以实现保障,入不敷出;; x m0 h6 ~' n* A
贫富差距:区域性差异、行业性差异、城乡间差异、个体间差异;宏观政策、市场机制、法律体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导致;不公平现象
/ S" ~* k8 l% f. F; W: C' m* w$ d安全生产: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安全监督工作不彻底、执法检查工作走形式;重效益轻安全;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设备落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钱权交易;权利寻租
6 w: a% @# _5 w9 _) [( y$ \房价调控:土地审批、调控政策失衡;政府操盘;地方政府以扩大建设为政绩,为开发商充当保护伞,开发商无规划搞开发;信贷体系松懈;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房价上涨使一部分人以购房为投资导致房价上涨的恶性循环;炒房团) T3 o; c4 t- K+ b. l
生态保护:水、大气污染;草皮、林区沙化;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淡水资源锐减;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均资源不足;* U. t! y! a |! D' W: g
节约型社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能源需求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低效率、污染重;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现象严重;资源对外依存度上升;
/ h4 K" w3 S" q1 L" Z% l: ?3 [- I# G和谐社会:城乡不和谐;地域不和谐;阶层不和谐;城乡二元化;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公平现象;社会保障制度
. Y+ H4 A2 r" _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资源与经济增速矛盾所决定的;生产力发展造成对生态破坏,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a& ?( r$ o: `' i弱势群体:自身条件所致;社会条件限制;经济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欠合理;保障制度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到位;监督监管不落实- Y+ t9 s/ q, w1 @
循环经济: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必然要求;节能降耗(可参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依据材料进行分析)
: W1 |; V5 }; H ~! I2 I文章第三部分& o Q. v3 Q, D* d: Z
★第三段可参考以下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注意要以对应第二段提出的分析为主,以外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w( I& C0 |* X
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把……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推进。。。建设,并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落实。' V# `/ y& t J' {+ P [& o0 O
2、要做好。。文章,增加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机制的平稳运行1 `$ i: |; ^( B) f6 P
3、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行为予以严厉的制裁和处罚,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
4 S% r1 ~+ ~) }9 }- O; z4、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于。。。行为予以一票否决。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发现问题即使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 \% e, l6 H% h4 N- |! k5、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的作用和意义,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8 Y4 L7 R3 Z- D2 r( T
6.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
$ [9 `/ k" p0 m1 M8 y/ x9 U新闻媒体要对。。。行为大胆揭露,公开曝光,使。。。无藏身之地,# T" O* [# k7 Y g8 D; s& O
要把。。。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3 _" H3 W3 P" r. s医疗体制改革:医、药行业分开,降低药价;院务公开,采取监督、举报措施,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专业素质提高与思想道德建设并重;加大政府投入,以农村为重点;建立一个覆盖全民,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卫生常识宣传力度,动员全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1 e) n! t" h+ O( {% t2 }( |三农问题:摆脱户籍制度束缚;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收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加强包括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在外谋生和生活的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便利的条件,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适时纳入城镇保障体系之中,
# Z7 T/ y% |9 D% a; O7 z4 ?贫富差距: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限高保低;税收杠杆调节;
: |- o4 A5 M1 c2 |8 \) U- Q& q公平分配;公平竞争;消除贪污fubai现象;消除不公平现象;完善监管制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Y7 }) T$ @0 M2 L
安全生产: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普及安全常识和技术知识;规范生产单位生产行为;规范相关行业(安全评价、咨询、检验检测等)行为;执法监督;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专项治理整顿;舆论监督;安全保障制度;安全纳入企业绩效评价标准;1 f9 |; B* g1 k$ J
房价调控:严格审批土地征用,控制土地一次性出让规模;提高信贷利率;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抑制高价位住房开发;对房产开发、保有和交易环节提高税率;杜绝形象工程;提高房产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房产市场整顿监管,清理建设相关乱收费项目;控制建筑成本;规范销售行为;信息引导;价格检测调控
5 b+ [- p( N* Q2 Y5 D4 p- Z生态保护:人口管理;资源管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监督管理;退耕还林;畜牧业采取游牧方式;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 g# D. P5 K; y2 `节约型社会: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约意识;抓住薄弱环节,,依靠技术进步,推进系统优化,节能降耗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对不合格、超标行业加强清理整顿;加强监督管理;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企业、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能耗标准纳入其中;
, z: e) R* A! a( ^) J4 e/ Y2 J和谐社会:制度创新;调整社会结构;利用社会组织实现社会和谐;实现阶层间和谐;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G. p; F1 |- r3 s9 x* \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口和资源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兼顾环保;环保与个人利益冲突;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n- J9 C, d M% }
弱势群体:劳动力市场;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机构;监督监管;法律保障;社区扶持作用;经济杠杆调整分配比例;缩小分配差距;建立稳定、发展、和谐的发展机制;
; A" D* w# [* g3 `1 L! M" h( l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宣传力度;相关知识普及;科技投入;全民动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i/ F. f2 p$ `' T★文章第四部分
& y* b6 a5 ?1 ?8 }7 ?该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结合材料,表表决心)
0 T, ]5 Q+ D4 q7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