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是各级领导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机关干部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特殊劳动,最能体现写作者的思想水平、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也最能检验出一名机关干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那么,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写出个性和深度呢?
. G4 F5 U2 ]. C1 ], T/ c* _$ S+ u6 }) w3 U3 Y) f/ D
一、 要注意学习,运用好资料9 j5 M; l4 l$ N3 k6 |2 _
3 y \/ _; h* y& [$ B; ^8 a! ^机关干部大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般接手起草领导讲话任务后,都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情况,可一旦坐下来真正写时,往往觉得脑子里空空的,显得非常迷惘和困惑,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切入。机关干部要较快地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必须注意学习,善于运用资料,在干中学。
9 z2 O' ^5 d" u. R/ b- z
9 L* t2 i8 |9 @6 K 一是学习好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学习上级的文件,便于找方向、找依据。这种学习不同于平时参加政治学习,它需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和指导单位建设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习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一般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主要精神是什么?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原则有哪些?联系实际,在领导工作、单位建设中应注意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把主要精神和思想原则贯穿到领导讲话中去?上级指示精神讲话的站位点是什么?5 [2 ?; I' ~! b L/ P' l: c
! Z# m* ~; G, z; Y6 P" R$ |
二是围绕主题专题研究。领导讲话一般一次有一个重点, 突出一个主题。对主题涉及的一些背景资料要做一番研究,在更加广阔、宏观的背景下学习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对能够烘托、阐述主题的资料,应认真研究,力求真正把握精髓;对可能涉及的领袖论述、新鲜思想、典型事例等进行“现炒现卖”式学习,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所写问题的专家、权威; 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自己首先要理解准确, 并注意从多层次、 多角度把握,力争超出一般的认识理解。这种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因为带着压力、带着问题、紧贴主题,往往进入情况快,打的烙印深,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
. @/ c5 P0 J# p, {
1 C5 a" \4 B+ K5 n 三是用活积累的资料。资料再好,如果学得不及时、不全面,不知道有用的东西在哪里、不知道怎么灵活使用,那也只能是废料。用活资料的前提是学习资料。我们把有用的内容初步挑选出来,作一个简单的分类,然后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理解和消化,对重要思想、观点、事例做上标记,对有启发意义或直接能用的内容还要记在脑子里,认真思考,反复领会;对一些有联系但又不能直接用的,要进行粗加工;对一些重要的观点、表述和名人名言等要认真查找出处,确保准确无误,努力做到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能迅速找得到、用得上。6 F% n! a, G' i
( J0 O- {0 [4 I. _* Y7 a- O
四是注意吸收借鉴。在借鉴、比较中深入研究,在研究中拓展提高,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一条捷径。从实践看,无论起草什么类型、格式、场合的领导讲话稿,都可以找到一些学习借鉴的资料。要把过去类似的讲话内容研究透,充分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各单位在同一时期工作的内容大致相似,工作的节奏、思路、方法也大体雷同,报纸、简报上往往对这些工作都有详细的介绍,我们只要留心或加强与外单位的联系,都可以找到现成的借鉴。比较好、借鉴好、研究好,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对我们打开思路、丰富思想、开阔视野非常有益。
/ e6 e1 p- u5 Y$ Y
$ _' E& s& A4 ? 五是发挥好边角料的作用。我们在研究材料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思想的亮点、经典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等,但因为主题的要求、篇幅的限制,这些内容没能用上,有的同志就丢弃了,可有经验的同志往往把这些“边角料”像珍珠似的珍藏起来,记在本子上、装在脑子里,有时间就反复琢磨,系统深入地学习,常常能收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1 U4 j+ i P( m5 }: Y9 g& i. C
. W0 v2 {+ c9 B2 _9 Y4 N% l二、要注意对路,领会好意图
3 O. w" `( z1 E8 z) n8 a
& i) [1 a/ ?8 [" r9 w6 f我们机关干部是党委领导的“外脑”,是为党委领导决策服务的。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就是要想方设法写出领导的心里话,只有把讲话稿写在领导的心坎上,反映出领导的真实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才能达到目的,尽到“外脑”的职责。
& c! [5 `7 O/ ~# Q( B; p
% R2 ?% ?- w5 v5 U: f. o) Z" L1 P6 ?' | 三、 要注意风格,掌握好技巧. P$ g q0 w A0 X3 d
4 E2 f2 l: Z H# n5 ]
讲话风格是讲话阐述思想的方法和风度。讲话风格既能够显示出讲话者的思想水平,又能显示出讲话者的才华和讲演水平。在起草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除了要领会领导意图、掌握上级精神、找准存在的问题等要素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领导的讲话风格。根据笔者个人的总结体会,感到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 L, ~2 o( \; e$ n# b! R7 b9 x
& L7 y1 b5 f8 r
一是把握好结构风格。结构是讲话的骨架。不同的结构可以使讲话的思想、文字表达也不同。不同的领导在不同的讲话中对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常用横向展开式,在一个主题下并列讲几个问题,全文有条主线穿着;有的常用纵向掘进式,围绕一个主题,分成几个题目,逐一递进;还有的常用一贯到底式,按照要表达的意思将讲话稿分成若干个自然段,一层一层讲下去。无论是哪一种结构,各有优长,具体在写作时如何运用,主要是看领导的表达习惯。7 a2 I8 o' z( J# v8 r! P; d1 x" Q
5 A- Y) F7 @9 h; K9 z, j; D 二是把握好逻辑风格。领导讲话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没有逻辑也就形成不了讲话。领导工作经验丰富,思维层次高,抓问题准,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哲学功底。所以,机关干部在起草领导讲话稿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领导的逻辑风格。比如有的领导讲话比较严谨,常用递进式,一层紧扣一层,抓问题比较全面,通篇讲话比较连贯;有的领导喜欢抓住一个问题, 采取“掘井”式往深处挖,把问题原因剖析透,对与此无关的问题不过多涉及;还有的领导常用“跳跃”式,不需要过渡性的话等。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必须有很强的逻辑性。
1 z! {0 p4 N' }5 _; t1 n' d- I7 E) }+ E+ z: h0 U
三是把握好表达风格。同样的意图和思想,不同的领导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有的开头要有定性的话,有的则喜欢直接切入;有的喜欢从讲问题切入,有的则从讲工作成效切入;有的喜欢引经据典、运用辅助资料,有的则照本宣科;有的喜欢讲话的连贯性,一层一层之间要有铺垫的话等。
5 \* A0 p$ [$ b$ F; \9 X* @+ Q) V: o& X" V% k
四是把握好语言风格。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个性语言风格,个性语言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和可信感,因此,要讲出领导个人的特点来,最忌讳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由于领导讲话是以个人身份代表一级组织发言,因此讲话的风格、格调要与讲话领导自身的情况相适应,要符合领导个人的思路、特定的身份以及语言风格等。因此,机关干部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要尽可能多地用体现领导个性气质的语言,多用符合领导讲话习惯的语言。(作者系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综合局副局长)
/ P- V- d, [' q1 l;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