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z( @" U7 m4 x# U
一、注意事项 # S. Y* m1 N* T, f" D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资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
3 T+ Q8 g" s3 ^4 b/ r试。
/ `7 U" @% C- X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 r, S! Q$ c1 ~* p( f; L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 q% |! r3 z7 V' ^; x2 p6 [
. l2 ^& U! } M* U; [1 P 7 S: m' d! ]8 ?2 F9 k. _
二、资料 : {( {( F c/ q, u
(1)2005年2月14日15时03分,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公司孙家湾煤矿发生特大瓦斯事故,截至18日,孙家湾矿难遇难者人数已达到213人。 - D# S" [- d0 p, ?% n
(2)2004年12月9日下午15时许,山西盂县大贤煤矿三坑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瓦斯爆炸事故,33人死亡,24人受伤。与此次事故有关的5名责任人2005年1月初经批准后逮捕。 # e7 `- c! R; m
大贤矿难发生后,盂县检察机关立即对可能存在的工作人员渎职行为展开调查。检察机关调查后确认,大贤煤矿三坑在采掘中,私自将15202工作面的新采工艺改为旧采,使用旧采开采“切眼”和采空区的煤柱,工作面风量不足,瓦斯积聚,且放炮工人未按规章制度工作,引发了这起瓦斯爆炸事故。其中,矿方负责人崔贵印、陈金海和王文芳无视有关安全规定,擅自主张,不经矿务会决定私自采用“旧采”回采,而贾世骏、王世英作为上级派驻的安监人员,发现隐患不纠正、不汇报,以致该矿违规作业发生事故。 " {8 S1 H* u$ @+ i' j% b8 P2 Q
(3)2004年11月28日,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井下166名失踪矿工全部遇难。
3 Z7 T5 e$ _( K) e7 n% R& R(4)2004年11月20日,河北沙河发生矿难。在这次矿难中,被困井下矿工达119人。
& r0 }5 |7 u& F/ V(5)2004年10月20日,河南省郑州煤业集团公司大平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伤。
; G5 n' R; v- Z" @0 X(6)2003年1月23日23时16分,河南焦作市朱村煤矿井下25051煤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突出事故。据称,事故发生时井下作业人员19人,其中18人已死亡,1人下落不明。
5 a% ?/ h( R6 W0 W, D% c另据报道,朱村矿是一座即将报废的衰老矿井,矿东南区25051下风道在掘进时发生炮后瓦
5 y) k k# \) ^ j! }) H4 l+ x斯突出,逆风至25051上风道、25041工作面,造成工人中毒遇难事故。事故发生后,焦作煤业集团迅速成立了事故抢险小组,积极组织抢救。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以及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煤炭局、焦作市委、市政府等领导,也迅速赶往现场,组织指挥抢救工作及善后处理工作。 ! ~0 E p9 I, P- \
(7)2002年12月22日晚9时20分,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宝积乡党家水村的兰州金城旅游服务集团公司小南沟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井下作业的刘永奇等11人死亡。
8 y0 w i+ I% M& Y据查,小南沟煤矿未取得相关证件就开始非法生产。事发后,矿方隐瞒不报,并拆除了井下
: y# V" i: }0 @通风用的设备,销毁了瓦斯检测记录。2003年1月3日,甘肃省市区联合调查组展开专项调查。目前,曾参与私下了结矿难的矿长张营的弟弟张根、副矿长田永峰已被刑事拘留。副矿长刘源年投案自首。
6 G+ s$ I" z# i , J* b! [+ {% X# [
( G. k3 O. b+ N% L! |
三、《申论》写作要求 6 \. v3 q( i# j! G6 O n' f4 t8 I* i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满分20分)
; N2 i0 P7 c( C, g, i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行性。(满分30分) . @- x' P# ]: G i! G3 X2 b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满分50分) # W5 u, g: h) Z |
u, y3 N5 d, m& y: v" ?1 P/ D
; @/ n+ u; t' |, M; `, U5 K+ K! e+ Z
1.【答案提示】 ! m. y. q& S5 C" l8 m+ S
从资料上看,矿难频发,惨绝人寰。矿难一方面反映了矿场管理方面的失误和疏忽,一方面 ( [* |: C% D- n* [& T6 j
也反映了我国能源消费问题——过多地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解决矿难问题任重而道远,但
& _( [# x' z; e! x! K0 w不解决不足以抚民心。
9 o- ]; Q' J) A5 t: ]. b' C2.【答案提示】
v% [7 C& A) r t& x" {解决矿难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6 R7 Q6 w" `: ~4 }# h z( C第一,确定矿场的产权,严格审核矿场的开采能力,对不合格者坚决不能授予开采权,对违 ! u7 l$ a) ~0 E. j7 r
规私自开采者进行严厉打击; + O' G, @+ ~5 ?6 k" E& g, X
第二,对目前取得开采权的矿场进行大规模的审查,查封不合格的矿场; 1 O( h% ^- W' B+ G, y5 r
第三,转换能源消费方向,改变目前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局面; 3 i* }0 I# B T2 J# m
第四,对已发生矿难的矿场负责人严格处理,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 ^) L4 q% a; b9 V3 R& J3.【答案提示】 , K% v6 _/ e" X" b% E, s' }
首先,引用资料,论述矿难频发,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与经济发展;接下来论述解决矿难频
" L- @# D6 H) S. R5 h发问题,上可定国安邦,下可抚民济世;最后提出通过种种措施,加强矿场安全,维护矿工 ( L: _" a. m# C9 H
利益。 & w! w! A, G! z* W7 ~
( b" ^- i7 A; w# ]% h5 m
参考例文
" R: S: d7 t5 D, A6 S1 P; \矿难频发,能源告急,影响经济大局,怎么办?
7 ?/ Y- R8 j' r* @5 x" j2004年河南大平和陕西铜川相继发生重大矿难,引起全社会震动,余波尚未平息,2005年开春,又传来辽宁孙家湾矿难,2月18日新华网报道遇难者人数已达到213人。矿难年年有,但是报上传来的消息,却给人一种不祥的感觉——近两年来事故逐年攀升。
% c! T+ J- N& {) p' p M) L无论披露也好,隐瞒也好,矿难总是一年一年无可避免地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矿难像一盏红灯,为中国经济发展拉响了警报。矿难的背后是能源不足。我国经济正处在高消耗的重工业化时期,以高物耗和高能耗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的压力。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全国各地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由于能源不足,各地甚至出台了拉闸限电的措施,冬夏限开空调,夜晚限用照明,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由于煤炭行业承载了过重的生产任务,尽管加大管理力度,出台各种管理手段,但矿难,仍然幽灵般地不时出现。 * w# }7 [) x( ^# E% s3 w; B
矿难的背后隐含着能源的市场调节不足。因为我国的能源结构对煤炭高度地依赖。尽管中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煤的消耗占了能源总量的74%。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关系到经济发展全局。政府提出的节能规划对缓解能源压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仍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另外,由于油气能源紧张,煤炭市场的需求大于供应,造成煤炭生产利润空间加大。这对于各地煤矿来说,超负荷生产是顺利完成财政指标、突破GDP数字的便利而不费事的选择。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一面是煤炭供应偏紧,能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煤炭热销;另一面是生产能力不足所导致的超能力生产,矿难频发由此不可避免。 + V2 [% v) Y; F
矿难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警示我们的是,中国能源脖子上已经被套上了一道枷锁,能否打开这把锁,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可以说,中国能源问题一日解决不了,矿难问题就一日消失不了。
|